1974年和1979年江苏省溧阳两次中等强度地震的前兆性空区

被引:4
作者
魏光兴
赵兴兰
顾贞庆
机构
[1] 山东省地震局
关键词
中等强度地震; 中强震; 地震空区; 地震空白区; 前兆; 活动图象; 性空; 江苏省; 溧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1974年4月22日、1979年7月9日在江苏省溧阳地区先后发生5.8级、6.3级(ML)两次地震.在这两次地震前约23个月,其周围200多公里范围内出现地震“空区”图象.1974年5.8级地震前16个月,在240公里范围内没有发生小地震;临近震前7个月空区活化,爆发一系列小地震.1979年6.3级地震前15个月,在100公里范围内和240公里范围外发生一些小地震,形成环形空区;临近地震前7个月,约200公里范围内均无小震活动.根据两次主震等震线,主、余震展布和震源机制结果认为,它们是在北东东向压应力和北北西向张应力作用下,发生在同一震源区的不同期共轭地震.两次地震空区图象的形成、发展和消失过程,描绘了区域应力持续作用下,中等均匀程度的地壳不均匀应变的演化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7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华北地区大地震前地震的围空区特征 [J].
魏光兴 ;
林趾祥 ;
朱宣久 ;
赵玉海 ;
赵兴兰 ;
侯海峰 .
地球物理学报, 1978, (03) :213-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