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焦基活性炭制备工艺对其吸附性能及孔结构的影响

被引:21
作者
杜亚平
毛清龙
张德祥
高晋生
机构
[1] 上海梅山有限公司南京化工实业分公司
[2] 上海梅山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3] 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4] 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江苏南京
[5] 江苏南京
[6] 上海
关键词
石油焦; 活性炭; 活化; 碘值; 高硫;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Q424.1 [活性炭];
学科分类号
0817 ;
摘要
我国石油焦资源丰富,尤其高硫石油焦应用受到限制,用其生产活性炭前景广阔。但石油焦孔隙率低,直接活化性能很差,通过预炭化、成型、配入辅助物,可以大大改善活性炭吸附性能。通过在金山石油焦中配入少量的太西无烟煤后,在560℃下炭化,经过810℃活化7h,所得活性炭的碘值为855.38mg/g,亚甲蓝值为104.90mg/g。用BET法计算了总比表面积,用BJH法计算了中孔比表面积、比孔容的孔径分布等。
引用
收藏
页码:225 / 23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超级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储氢性能初步研究 [J].
詹亮 ;
李开喜 ;
吕春祥 ;
朱星明 ;
宋燕 ;
凌立成 .
新型炭材料, 2001, (04) :31-35
[2]   太西无烟煤镜质组、丝质组制备活性炭试验研究 [J].
张文辉 ;
李书荣 ;
陈鹏 ;
梁大明 ;
王岭 .
新型炭材料, 2000, (02) :61-64
[3]   石油焦制高比表面积粉状活性炭 [J].
韩松 ;
管正捷 ;
古可隆 ;
刘军利 .
石油化工, 2000, (03) :171-175
[4]   炼油厂石油焦活性炭的制备 [J].
陈秋燕 ;
袁文辉 ;
关建郁 ;
叶振华 .
新型炭材料, 1999, (04) :63-67
[5]   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的初步研究 [J].
刘海燕,凌立成 ;
刘植昌,乔文明,刘朗 .
新型炭材料, 1999, (02) :24-28
[6]   浸渍KOH研制煤基高比表面活性炭 [J].
张文辉 ;
袁国君 ;
李书荣 ;
梁大明 .
新型碳材料, 1998, (04) :56-60
[7]   国外石油焦研制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进展 [J].
邹勇,吴肇亮,陆绍信,朱亚杰 .
炭素技术, 1996, (05) :27-29
[8]   多孔炭材料的研究与开发 [J].
郑经堂 ;
张引枝 ;
王茂章 .
炭素技术, 1995, (03) :13-18
[9]  
颗粒大小测定[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英)艾伦(T.Allen)著,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