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程度的区域性特征

被引:2
作者
孙巍
张屹山
机构
[1] 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
[2] 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 吉林长春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生产率指数; 非参数方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本文采用非参数生产率指数方法对转轨时期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程度进行定量研究。文中采用分区域的工业统计数据生产资源配置效率的变化和技术水平的变化两个方面测算了工业生产率的演化,并对生产率增长的内涵、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判据、区域性工业经济增长的特征等问题阐述了作者的观点。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0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产出资源配置效率的参数测度与非参数测度及其比较分析 [J].
孙巍 ;
杨庆芳 ;
杨树绘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0, (06) :118-122
[2]   基于非参数投入前沿面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研究 [J].
孙巍 .
中国管理科学, 2000, (01) :22-26
[3]   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本内涵 [J].
洪银兴 .
管理世界, 1999, (04) :15-22
[5]   生产投入可处置性测度理论及其非参数方法的应用研究 [J].
孙巍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1999, (02) :40-42
[6]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判据 [J].
张景晨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1998, (12) :27-30
[7]   前沿生产函数、要素使用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 [J].
张国初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1996, (09) :27-33
[8]   总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测定和分解 [J].
李衍龙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1994, (07) :34-39
[9]  
Forsund.Asurveyoffrontierproductionfunctionandoftheirrelationshiptoefficiencymeasurement. FinnR. Journalofeconometrics .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