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社会视角下的基层政权建设

被引:6
作者
上官莉娜
机构
[1]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武汉
关键词
国家; 社会; 基层政权; 宪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035 [国家行政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公民社会是独立于政治国家之外的,并且依靠从内部建立起必要的秩序运转、调控的自主性机构以及与之相关的一系列社会价值与原则的总和。以公民社会为分析工具,审视基层政权建设,便会发现基层政权问题日益突出,这种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分野模糊造成的,是政治国家权力构成、公民社会发展与成熟以及权力监督及制约制度的问题。加强基层政权建设,首先必须以农村社会资源整合和政治国家活动领域的界分为首要任务,换言之,就是要确立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结构。这一结构的确立,对于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具有如下重要意义:一是肯定农民及其自治组织的自主性,基层民主制度才可以保证;二是农村市场才能健康发展,从而为基层政权良性运作奠定经济基础;三是以权利制约权力才能实现;四是形成法治的基础和界限。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宪政与公民社会 [J].
谢维雁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06) :59-66
[2]   西方公民社会理论的复兴及特点 [J].
丛日云 ;
庞金友 .
教学与研究, 2002, (01) :58-63
[3]   宪法学理论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J].
周叶中 ;
周佑勇 .
法学研究, 2001, (04) :19-31
[4]   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政府善治 [J].
俞可平 ;
王颖 .
中国改革, 2001, (06) :40-41
[5]   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法治的基础和界限 [J].
马长山 .
法学研究, 2001, (03) :19-41
[6]   失范的契约——对一示范性村民自治章程的解读 [J].
于建嵘 .
中国农村观察, 2001, (01) :64-69
[7]   市民社会概念的历史演变 [J].
何增科 .
中国社会科学, 1994, (05) :67-81
[8]  
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M]. 法律出版社 , (俄)B.B.拉扎列夫主编, 1999
[9]  
民主的模式[M]. 中央编译出版社 , (英)戴维·赫尔德(DavidHeld)著, 1998
[10]  
社会心理学[M]. 南开大学出版社[苏]安德列耶娃,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