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经济协作区:区域空间重组新模式

被引:11
作者
陈修颖
机构
[1]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江苏 南京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关键词
流域经济协作区; 资源秉赋; 生态经济区; 总要素生产率(TFP);
D O I
10.15931/j.cnki.1006-1096.2003.06.019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流域经济协作区是一个生态系统与经济生产系统、社会文化紧密耦合的生态经济系统。以其作为经济发展的地域单元,能够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不同发展水平的区域的互联,充分发挥资源秉赋优势、克服地区产业结构雷同,获得域际分工效益。本文讨论了设立流域经济协作区的理论基础、流域经济区的功能特性及其实施的现实意义和相关的政策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福建省区域空间结构重组与台海经济圈建设 [J].
陈修颖 .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2003, (02) :50-53
[2]   湖南省区域开发的空间模式研究 [J].
陈修颖 ;
陈国生 .
经济地理, 2001, (04) :394-398+403
[3]   论流域区与行政区的关系及其优化 [J].
陈湘满 ;
刘君德 .
人文地理, 2001, (04) :67-70
[4]  
区域发展新思路[M]. 经济日报出版社 , 厉以宁主编, 2000
[5]  
中国区域经济:数量分析与对比研究[M]. 中国物价出版社 , 刘再兴主编, 1993
[6]  
区域科学论[M].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 张超,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