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意义的嬗变

被引:1
作者
倪钢
陈凡
机构
[1] 沈阳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 辽宁沈阳
[3] 辽宁沈阳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意义; 三分法; 嬗变;
D O I
10.19484/j.cnki.1000-8934.2005.04.011
中图分类号
N031 [自然辩证法];
学科分类号
0101 ;
摘要
意义问题历来是哲学研究的重大问题。进入信息社会以来,人们对信息技术的社会作用和文化功能讨论较多,但对于信息技术与意义的关系讨论较少。本文以海德格尔的学生,美国哲学家AlbertBorgmann提出的"意义退隐"思想为问题指向,通过意义理论的分析和三分法的方法论的分析,提出如下论点:信息技术引起的"意义退引"问题应该精细地分析,意义在信息时代出现了分化和转型,因此发生嬗变。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4+108 +10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多维结构的意义理论”论纲(一) [J].
邓生庆 .
社会科学研究, 1995, (04) :68-74+86
[2]   近年来我国哲学界关于意义理论的研究述评 [J].
谢维营 .
上饶师专学报, 1995, (01) :14-18+99
[3]   库恩与夏佩尔在真理和意义理论上的论争 [J].
柳士顺,袁义江 .
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 (03) :80-87
[4]  
工程哲学引论[M]. 大象出版社 , 李伯聪著, 2002
[5]  
后现代精神[M]. 中央编译出版社 , (美)大卫·雷·格里芬(D.R.Griffin)编,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