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生血方联合司坦唑醇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被引:3
作者
李海霞 [1 ,2 ]
陈楠楠 [2 ]
机构
[1] 解放军医学院
[2] 解放军第二一〇医院中医血液科
关键词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补肾生血方; 可坦唑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56.5 [再生障碍性贫血和骨髓硬化性贫血];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观察补肾生血方联合司坦唑醇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临床疗效及其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关系。方法将60例CAA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另设空白对照组20例。实验组给予补肾生血方加司坦唑醇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司坦唑醇口服治疗。检测实验组、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9个月以及空白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1)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优于对照组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CAA患者治疗前CD4+、CD8+、CD4+/CD8+,CD4+CD45RA+、CD4+CD45RO+、CD8+CD45RO+的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CD3+、CD8+CD45RA+的表达两者间无差异(P>0.05);(3)实验组治疗前后CD3+、CD4+、CD8+、CD4+/CD8+、CD4+CD45RA+、CD4+CD45RO+、CD8+CD45RO+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8+CD45R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CD4+、CD8+、CD4+CD45RA+、CD4+CD45RO+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3+、CD4+、CD8+、CD8+CD45RA+、CD8+CD45R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生血方联合司坦唑醇治疗CAA疗效显著,并且在改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方面能体现出明显优势。
引用
收藏
页码:469 / 47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 [1] 辨证分型与分期论治95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研究
    黄世林
    向阳
    王秋娥
    颜晋安
    单建宁
    [J]. 中医杂志, 1997, (02) : 94 - 95
  • [2]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分型治疗的临床观察
    黄世林
    向阳
    王秋娥
    季梅琴
    韩宏亮
    [J]. 中国医药学报, 1997, (01) : 32 - 33
  • [3] 黄世林教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经验
    陈楠楠
    [J]. 中西医结合学报, 2008, (08) : 860 - 861
  • [4] 调节性T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在再生障碍性贫血中的意义
    黄国清
    刘秋爽
    程永红
    黎阳
    郭敏
    郭强忠
    金鑫
    李文郎
    [J].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2, 28 (07) : 645 - 647
  • [5] 调节性T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在再生障碍性贫血中的意义
    黄国清
    刘秋爽
    程永红
    黎阳
    郭敏
    郭强忠
    金鑫
    李文郎
    [J].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2, 28 (07) : 645 - 647
  • [6] 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发病机制及免疫治疗
    邵宗鸿
    袁烨
    [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6, (04) : 252 - 255
  • [7] Antibodies in the Treatment of Aplastic Anemia
    Gomez-Almaguer, David
    Carlos Jaime-Perez, Jose
    Ruiz-Arguelles, Guillermo J.
    [J]. ARCHIVUM IMMUNOLOGIAE ET THERAPIAE EXPERIMENTALIS, 2012, 60 (02) : 99 - 106
  • [8]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35例
    粟世勇
    [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2, (02) : 105 - 105
  • [9]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分析
    高鹏
    王树岐
    王雪野
    [J].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 2005, (04) : 4 - 4
  • [10] 补肾活血疏肝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30例
    周红
    王沁
    江志生
    许睿
    [J]. 江西中医药, 2006, (02) : 37 -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