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非农化程度微观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被引:3
作者
张务伟 [1 ]
张福明 [2 ]
杨学成 [3 ]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聊城大学
[3] 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委员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非农化; 最优尺度回归分析; 个人因素; 家庭因素;
D O I
10.19343/j.cnki.11-1302/c.2012.01.019
中图分类号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基于山东省1674位农村劳动力调查资料,运用最优尺度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农村劳动力非农化程度的个人因素和家庭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劳动者个人因素中,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化程度影响力最大的前三位因素是:是否有技术特长,是否接受过职业培训,以及年龄大小;而在劳动者家庭因素中,家庭人均耕地面积的影响力最大。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0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农民职业分化微观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青岛为例 [J].
牟少岩 ;
杨学成 .
农业经济问题, 2008, (11) :90-95+112
[2]   影响农村三种非农就业途径的主要因素研究——对天津市农村社会的实证分析 [J].
陈宗胜 ;
周云波 ;
任国强 .
财经研究, 2006, (05) :4-18
[3]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及教育在其中的作用———以四川省为基础的研究 [J].
赵耀辉 .
经济研究, 1997, (02) :37-42+73
[4]  
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学[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蔡昉等著, 2003
[5]   The evolution of China's rural labor markets during the reforms [J].
de Brauw, A ;
Huang, JK ;
Rozelle, S ;
Zhang, LX ;
Zhang, YG .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2002, 30 (02) :329-353
[6]  
‘Push’ versus ‘pull’ factors in migration outflows and returns: Determinants of migration status and spell duration among China's rural population[J] . Denise Hare. Th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 1999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