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约束、内部公司治理与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基于面板随机前沿模型的分析

被引:6
作者
陈日清 [1 ]
亓爱凤 [2 ]
机构
[1] 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2]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莱芜市分行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内部公司治理; 市场约束; 面板随机前沿分析; 技术进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51 []; F271 [企业体制];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1202 ; 1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考察了公司治理及两种市场约束(产品市场竞争与并购接管威胁)对中国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结果发现:(1)中国上市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2)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能够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尤其是技术进步的提高,并且产品市场竞争促进技术进步,并购接管威胁则阻碍公司技术进步;(3)从机构持股比的视角看,产品市场竞争与公司治理的交互影响对公司技术进步具有替代性,而从股权集中度及管理层薪金工资视角看,并购接管威胁与公司治理的交互影响对公司技术进步具有互补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04 / 117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不同类型战略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J].
盛宇华 ;
祖君 .
投资研究, 2014, 33 (02) :120-129
[2]   资本结构选择偏好、成长性与公司绩效 [J].
陆珩瑱 ;
吕睿 .
投资研究, 2012, 31 (03) :114-124
[3]   股权结构、行业竞争性与公司绩效——基于产出效率角度的经验证据 [J].
魏志华 ;
王毅辉 ;
李常青 .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2009, 23 (03) :60-69
[4]   我国工业企业技术进步的随机前沿模型分析 [J].
涂正革 ;
肖耿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04) :49-57
[5]  
产品市场竞争和公司治理的交互关系研究——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1998~2003年数据的实证分析[J]. 牛建波,李维安.南大商学评论. 2007(01)
[6]   中国地区工业生产绩效:结构差异、制度冲击及动态表现 [J].
王争 ;
郑京海 ;
史晋川 .
经济研究, 2006, (11) :48-59+71
[7]  
Outside directors, board interlocks and firm performance: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Colombian business groups[J] . Carlos Pombo,Luis H. Gutiérrez.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 2011 (4)
[8]  
Corporate governance, external market discipline and firm productivity[J] . Gloria Y. Tian,Garry Twite.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 . 2010 (3)
[9]  
To Steal or Not to Steal: Firm Attributes, Legal Environment, and Valuation[J] . ARTDURNEV,E. HANKIM.The Journal of Finance . 2005 (3)
[10]  
Estimation and decomposition of productivity change when production is not efficient: a paneldata approach[J] . Subal C. Kumbhakar,M. Denny,M. Fuss.Econometric Reviews . 200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