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足迹分析的资源产量法研究

被引:7
作者
谢鸿宇 [1 ]
不详
刘年丰 [2 ]
不详
姚瑞珍 [2 ]
不详
宋巍巍 [2 ]
不详
机构
[1]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华中科技大学环境学院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容量; 资源产量法;
D O I
10.13203/j.whugis2006.11.020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提出以资源生产量作为生态足迹分析中生态容量计算依据的资源产量法。该方法更全面地考虑了林地、可耕地、水域等具有的多重生态生产性功能,扩大了生态容量的内涵,将可再生能源、可回收利用废物等作为生态容量的供给,使生态容量与生态足迹的计算依据更为协调。以湖北省襄樊市2001年的生态容量计算为实例,说明了资源产量法的合理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018 / 102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 条
  • [1] 中国1999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发展能力分析
    徐中民
    张志强
    程国栋
    陈东景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2) : 280 - 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