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伊春林区低质林林分评定

被引:17
作者
杨学春 [1 ]
董希斌 [1 ]
姜帆 [1 ]
蒙宽宏 [2 ]
机构
[1] 森林持续经营与环境微生物工程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东北林业大学)
[2]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
关键词
低质林; 调查; 定量分析;
D O I
10.13759/j.cnki.dlxb.2009.10.030
中图分类号
S756.4 [次生林改造];
学科分类号
090704 ;
摘要
通过对黑龙江省伊春林区低质林林分的实地调查,从林分树种组成、水平结构、垂直结构、林木离散程度等4个方面进行定量分析,得出该林分树种组成广泛,但经济价值高的树种所占比例较少;林分树高上、中、下3层林木株数之比为1∶3.81∶2.46;相邻径级株数之比均值为1.205;聚集指数为0.3045。从数值上进一步分析了低质林林分的树种、径级、树高及空间布局的特征,丰富和完善了低质林界定和分类标准。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2+15 +1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林分空间结构可视化研究综述 [J].
贺姗姗 ;
张怀清 ;
彭道黎 .
林业科学研究, 2008, (S1) :100-104
[2]   大兴安岭林区低质林改培经营模式的探讨 [J].
马宝峰 ;
王佰彦 ;
李志栋 .
防护林科技, 2006, (04) :100-101
[3]   长白山林区天然阔叶林培育大径木高产林分的结构分析 [J].
郝清玉 ;
王立海 .
森林工程, 2006, (01) :1-4+7
[4]   过伐林区检查法经营针阔混交林林分结构动态 [J].
亢新刚 ;
胡文力 ;
董景林 ;
王德胜 ;
李冬兰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3, (06) :1-5
[5]   太行山低质低效林判定标准 [J].
李铁民 .
山西林业科技, 2000, (03) :1-8+14
[6]   论黄土高原地区低效刺槐林改造问题 [J].
郭小平 ;
朱金兆 ;
余新晓 ;
罗晶 .
水土保持研究, 1998, (04) :77-82
[7]  
水分限制型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动态及其模拟研究.[D].李晓慧.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6, 11
[8]  
测树学.[M].孟宪宇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
[9]  
长江上游(川江)防护林研究.[M].杨玉坡等著;.科学出版社.1993,
[10]  
择伐.[M].曹新孙编著;.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