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0年东北地区生态地理界线的代际变化

被引:4
作者
杜海波
吴正方
李明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东北地区; 生态地理界线; 气候变化;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1.09.017
中图分类号
P461 [气候的形成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吉良(Kira)的热量指数(温暖指数WI和寒冷指数CI)和徐文铎的湿度指数HI为指标,以10 a为尺度定量研究1961~2007年东北地区4条主要生态地理界线变化。在此基础上分析东北地区生态地理界线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东北地区1961~2007年整体上纬向生态地理界线向高纬(垂直带向上)移动,经向生态地理界线向东移动,但阶段性上表现出波动性移动。东北地区生态地理区域界线从整体上位置、移动速度的变化和阶段性位置、移动速度的变化都很好响应气候变化。它们对水热等生态气候基本要素十分敏感。
引用
收藏
页码:1144 / 115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东北地区植被物候期遥感模拟与变化规律 [J].
国志兴 ;
张晓宁 ;
王宗明 ;
方伟华 .
生态学杂志, 2010, 29 (01) :165-172
[2]   近百年来中国东北与日本北海道地区气温变化对比 [J].
董满宇 ;
吴正方 ;
江源 .
地理科学, 2009, 29 (05) :684-689
[3]   兴安岭多年冻土退化特征 [J].
金会军 ;
王绍令 ;
吕兰芝 ;
于少鹏 .
地理科学, 2009, 29 (02) :223-228
[4]   中国东北植被生态区划 [J].
徐文铎 ;
何兴元 ;
陈玮 ;
刘常富 ;
赵桂玲 ;
周园 .
生态学杂志, 2008, (11) :1853-1860
[5]   近50年来东北地区气温变化时空特征分析 [J].
董满宇 ;
吴正方 .
资源科学, 2008, (07) :1093-1099
[6]   三江自然保护区耕地与湿地协调发展水平的评价研究 [J].
张春丽 ;
佟连军 ;
刘继斌 .
地理科学, 2008, (03) :343-347
[7]   三江平原不同流域水土流失变化特征分析 [J].
卜坤 ;
张树文 ;
闫业超 ;
王文娟 ;
张宇博 .
地理科学, 2008, (03) :361-368
[8]   1982~2003年东北地区植被覆盖变化特征分析 [J].
国志兴 ;
王宗明 ;
宋开山 ;
李方 ;
张柏 ;
刘殿伟 .
西北植物学报, 2008, (01) :155-163
[9]   松嫩平原重要湿地恢复研究进展 [J].
佟守正 ;
吕宪国 .
地理科学, 2007, (01) :127-128
[10]   中国东北植被生态学研究中的焦点问题 [J].
邹春静 ;
徐文铎 ;
不详 .
应用生态学报 , 2004, (10) :1711-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