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氮水平对膜下滴灌水稻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规律的影响

被引:12
作者
朱齐超
朱金龙
危常州
宁小雄
李美宁
赵红华
张书捷
机构
[1]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水稻; 膜下滴灌; 养分吸收; 干物质积累; logistic;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研究膜下滴灌水稻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规律。【方法】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T-04为研究材料,采用logistic方程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膜下滴灌水稻干物质及养分积累规律。【结果】膜下滴灌水稻干物质及氮、磷、钾的快速积累时间分别在出苗后66.7~99.5、56.0~88.1、68.9~105.2和61.6~95.6 d,且随施氮量的增加,干物质和氮磷钾的最大积累潜力及最大积累速率逐渐增加,快速积累时间逐渐减少。在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快速积累规律上表现出,快速积累开始时间依次为氮、钾、干物质,磷最晚,快速积累结束时间呈同样规律。施氮量390 kg/hm2具有最大干物质和氮磷钾积累潜力,过量施氮无助于膜下滴灌水稻的生长和养分吸收。【结论】与淹灌相比,水稻膜下滴灌栽培模式干物质及氮、磷、钾的最大积累速率显著高于淹灌处理,且干物质及氮素快速积累持续时间小于常规淹灌处理,而磷、钾无显著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433 / 43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水稻覆膜旱作研究现状与展望.[A].梁永超;胡锋;沈其荣;吕世华;吴良欢;张福锁;.第七届全国青年土壤暨第二届全国青年植物营养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2000,
[2]  
氮素营养调控水稻群体质量指标的研究.[D].丁艳锋.南京农业大学.1997, 08
[3]   超级杂交稻群体干物质和养分积累动态模型与特征分析 [J].
纪洪亭 ;
冯跃华 ;
何腾兵 ;
潘剑 ;
范乐乐 ;
李云 ;
武彪 ;
肖铭 ;
梁显林 .
中国农业科学, 2012, 45 (18) :3709-3720
[4]   水稻膜下滴灌栽培技术在我国发展的优势及前景分析 [J].
郭庆人 ;
陈林 .
中国稻米, 2012, 18 (04) :36-39
[5]   麦茬长秧龄条件下氮肥对机插水稻氮素利用效率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J].
胡剑锋 ;
张培培 ;
赵中操 ;
任万军 ;
杨文钰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1, 17 (06) :1318-1326
[6]   在过量施氮农田中减氮和有机无机配施对土壤质量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J].
娄庭 ;
龙怀玉 ;
杨丽娟 ;
陈宝鸿 ;
周水亮 ;
穆真 .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0, (02) :11-15+34
[7]   中国水资源和粮食安全问题探讨 [J].
张正斌 ;
徐萍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 (05) :1305-1310
[8]   北方旱作水稻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J].
王昌华 ;
张燕之 ;
郑文静 ;
赵家铭 ;
滕国锋 .
北方水稻, 2007, (06) :13-18
[9]   不同施氮水平下棉花生物量动态增长特征研究 [J].
薛晓萍 ;
郭文琦 ;
王以琳 ;
张丽娟 ;
周治国 .
棉花学报, 2006, (06) :323-326
[10]   中国粮食安全和水稻生产 [J].
章秀福 ;
王丹英 ;
方福平 ;
曾衍坤 ;
廖西元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5, (02) :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