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京都时代我国面临的碳减排挑战及其应对

被引:6
作者
唐双娥
机构
[1] 湖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碳减排;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D O I
10.16390/j.cnki.issn1672-0393.2011.05.019
中图分类号
D996.9 [国际环境保护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后京都时代,我国继续免于承担强制性的碳减排义务面临着来自发达国家的多重挑战。在发达国家对"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和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地位的质疑以及对我国不承担碳减排义务的指责面前,我国参与碳减排必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必须坚守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在此基础上,要做到公平、合理地考量我国的碳排放总量,就既要对我国当前和历史上的碳排放量等效考量,又要扣除"生存型"排放量和适当扣除"转移型"排放量,更要考虑到人均碳排放量,并据此确定后京都时代我国参与碳减排的具体思路和方案。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充分认识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J].
吴邦国 .
求是, 2010, (19) :3-5
[2]   国际贸易视角下的中国碳排放责任分析 [J].
李丽平 ;
任勇 ;
田春秀 .
环境保护, 2008, (06) :62-64
[3]  
Principles of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Framemwotds, Standards and Implemention .2 Philippe Sands.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