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英工程类型研究生的培养

被引:7
作者
曾攀
吴振一
刘惠琴
徐远超
郑燕康
机构
[1] 清华大学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 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处!副处长、副教授
[3] 清华大学研究生院!讲师
[4] 清华大学研究生院!研究员
[5] 清华大学!总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关键词
研究生; 学位; 工程硕士; 博士培养; 工程类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9.712-0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5+87 +8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美国工程硕士计划的由来及其发展 [J].
顾建民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1997, (01) :64-68
[2]   从传统走向未来———德国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动向及其启示 [J].
解茂昭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1996, (06) :60-64
[3]   美国一流大学的特征及其成功的奥秘初探 [J].
李勇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1996, (05) :73-77
[4]   设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完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 [J].
吴振一,刘颖,郑燕康,罗燕春,王孙禺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1996, (05) :60-63
[5]   加速实现硕士生培养重心的调整 [J].
林功实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1996, (04) :12-15
[6]   联邦德国工程技术博士生的培养及保证质量的措施 [J].
徐洁 ;
肖友瑟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1988, (05) :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