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和铅在污水鱼塘中鱼体内的蓄积

被引:15
作者
刘长发
陶澍
曹军
李本纲
沈伟然
殷红
王迎
机构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
[2] 天津市环境监测中心
关键词
鱼,金属,污水,形态,部位;
D O I
10.13198/j.res.1999.04.60.liuzhf.019
中图分类号
X503.225 [鱼类、水产];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天津污水鱼塘中采集了养殖的各种鱼,测定其鳃、肝、肾、肌肉等部位中的铜、铅蓄积量。并与水相金属形态化学平衡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证实,铜、铅蓄积量在鱼体中呈对数正态分布,与不同鱼种无显著关系,但在各部位之间明显不同。由于吸收/排放的动力学差异,养殖后期鱼体中铅/铜蓄积比较中期低,反映了铅、铜相对蓄积速率的下降趋势。不同鱼塘鱼鳃的金属蓄积量与金属有效态含量呈正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金鱼(Carassius auratus L.)对水中游离态铅的吸收积累及鳃分泌粘液的自身保护作用 [J].
刘长发 ;
李杭 ;
陶澍 .
环境科学学报, 1999, (04) :438-442
[2]  
食品卫生国家标准汇编[M]. 中国标准出版社 ,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标准处 编,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