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兵马俑原料来源的中子活化分析

被引:10
作者
高正耀
赵维娟
李国霞
谢建忠
韩国河
冯松林
范东宇
张颖
柴之芳
李融武
张仲立
朱君孝
机构
[1] 郑州大学物理工程学院
[2]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3]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
[4] 陕西省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
[5] 陕西
关键词
秦始皇陵兵马俑; 原料产地; 中子活化分析; 模糊聚类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87 [中国文物考古];
学科分类号
0601 ;
摘要
选取秦陵兵马俑样品83个,秦陵附近的黏土样品20个,耀州瓷胎样品2个。将样品进行仪器中子活化分析(INAA),测定每个样品的32种元素含量.将所有样品的元素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得到以下结果:(1)所有样品大致可以分为5类:l和2号坑样品类;3号坑样品类;垆土层类;垆土和黄土混合类;耀州瓷胎;(2)1~3号坑的兵马俑样品各有相对的独立性,它们所用黏土不完全相同.3号坑兵马俑样品的关系极为密切,黏土产地比较集中.与3号坑相比,l和2号坑兵马俑样品的关系不甚密切,黏土产地比较分散;(3)烧制兵马俑的黏土与秦陵附近的垆土层关系密切,而与该处的黄土层关系较远,与耀州瓷胎的关系甚远.合理的推断是兵马俑的原料可能取自枣园、高邢一带垆土层,或者取自秦陵附近的、与枣园、高邢垆土性状相同的其他地方的垆土层,而不是这些地方的黄土层.兵马涌的原料取自秦陵附近的某些垆土层,由此推断烧制兵马涌的窑址可能也在秦陵附近.
引用
收藏
页码:900 / 90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用模糊聚类分析研究秦陵1和2号坑兵马俑的原料产地 [J].
赵维娟 ;
胥爱军 ;
高正耀 ;
李国霞 ;
谢建忠 ;
韩国河 ;
李融武 ;
冯松林 ;
范东宇 ;
张颖 ;
柴之芳 ;
张仲立 ;
朱君孝 .
科学通报, 2002, (11) :878-880
[2]   汝瓷着色机理的中子活化分析和Mssbauer谱 [J].
李融武 ;
杨雷 ;
李国霞 ;
赵维娟 ;
谢建忠 ;
高正耀 ;
张斌 ;
孙新民 ;
冯松林 ;
贾秀琴 ;
韩松 ;
黄忠祥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2, (08) :572-574
[3]   南宋官窑瓷器原料来源的中子活化分析 [J].
赵维娟 ;
高正耀 ;
陈松华 ;
汪安 ;
吴平 ;
姚桂芳 ;
吴晓力 ;
黄忠祥 ;
贾秀琴 ;
韩松 .
考古, 1998, (07) :80-85
[4]  
中国科学技术史.[M].李家治卷主编;卢嘉锡总主编;.科学出版社.1998,
[5]  
现代实验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M].李士;秦广雍著;.科学出版社.1991,
[6]  
物理考古学.[M].金国樵;潘贤家等 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