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形成时期的农业经济发展特点

被引:57
作者
赵志军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关键词
文明起源; 古代农业; 植物考古; 农作物遗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872 [地区文物考古]; F329 [中国农业经济史];
学科分类号
0601 ; 060207 ;
摘要
农业经济的发展是古代文明形成的必要条件之一。公元前3000-1500年是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复原该时期农业经济特点对探讨中华文明起源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西辽河流域、黄河下游、黄河中游、黄河上游、长江下游和长江中游等6个地区选择了15处考古遗址,采用浮选法获取了丰富的古代植物遗存,其中包括粟、黍、水稻、小麦和大豆5种农作物。出土植物遗存的量化分析结果显示,在中华文明的形成时期各地区农业生产特点不尽相同,其中有北方旱作农业、南方稻作农业、稻旱混作农业等,而黄河中游地区的农业最值得关注,呈现出由单品种农作物种植制度向多品种农作物种植制度转变的特点。多品种农作物种植制度有提高农业生产总值、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增加植物种类的多样性等诸多优越性,这种特有的农业发展模式应该与中华文明的形成之间存在着某种相应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31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河南禹州瓦店遗址出土植物遗存分析 [J].
刘昶 ;
方燕明 .
南方文物, 2010, (04) :55-64+47
[2]   山东日照市两城镇遗址龙山文化植物遗存的初步分析 [J].
凯利·克劳福德 ;
赵志军 ;
栾丰实 ;
于海广 ;
方辉 ;
蔡凤书 ;
文德安 ;
李炅娥 ;
加里·费曼 ;
琳达·尼古拉斯 .
考古, 2004, (09) :73-80+2
[3]   植物考古学的田野工作方法——浮选法 [J].
赵志军 .
考古, 2004, (03) :80-87+2
[4]  
山东胶州赵家庄遗址龙山文化稻作农业研究[D]. 王春燕.山东大学 2007
[5]  
植物考古学[M]. 科学出版社 , 赵志军, 2010
[6]  
农业概论[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翟虎渠主编, 2006
[7]  
河南发现龙山文化城址. 王青,王良智. 中国文物报 .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