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基质细胞源性软骨细胞修复兔全层关节软骨缺损

被引:14
作者
王万明
胡蕴玉
机构
[1]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骨科,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骨科(福州,)
关键词
组织工程; 骨髓基质细胞; 软骨缺损; 修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87 [矫形外科手术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观察体外诱导骨髓基质细胞 (MSCs)源性软骨细胞在兔股骨滑车关节面全层软骨缺损修复中的作用。 方法 高密度传代培养第 3代诱导 MSCs分化为软骨细胞 ,以酸溶性 型胶原为载体 ,两者混合后形成凝胶样植入物 (细胞浓度为 5× 10 6 / ml)。于 36只新西兰大耳白兔一侧股骨滑车关节面造成 3mm× 5 mm全层关节软骨缺损 ,凝胶样植入为实验侧 ;另一侧分别为单纯胶原植入组 (18个膝关节 )和空白对照组 (18个膝关节 )。术后 4、8、12、2 4、32和 4 8周取材观察缺损修复情况及新生组织的类型。参照 Pineda标准对新生组织评分。 结果 实验侧术后 4周 ,植入细胞类似软骨细胞 ,周围有异染基质 ,形成透明软骨样组织 ;8周 ,深层有软骨下骨形成 ,软骨细胞层较正常关节软骨厚 ;12周 ,新生软骨厚度减小 ,与正常软骨相近 ,细胞呈柱状排列 ,结构与正常关节软骨相似 ,软骨下骨形成 ,潮线恢复 ;2 4周 ,新生软骨厚度较正常薄 ,约占 5 5 % ,表面平整 ,潮线附近仍有肥大的软骨细胞 ;32周 ,潮线附近无肥大软骨细胞 ;4 8周 ,组织结构与 32周时基本相同 ,为类透明软骨。 Pineda评分 2 4、32和 4 8周间无差异 ,与 4周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 )。实验组 2~ 4 8周期间关节功能良好。单纯胶原组与空白对照组缺损无修复 ,4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地塞米松对骨髓基质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J].
魏宽海 ;
裴国献 ;
郑磊 ;
王前 ;
金丹 ;
胡罢生 .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01, (04) :232-234
[2]   诱导后自体骨髓基质细胞移植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 [J].
徐建强 ;
杨庆铭 ;
邓廉夫 ;
许福平 ;
朱雅萍 ;
张月 ;
齐进 .
中华骨科杂志, 2001, (03) :50-54
[3]   体外培养骨髓基质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的研究 [J].
王万明 ;
胡蕴玉 ;
卢森桂 .
中华外科杂志, 2000, (02) :79+82-79+82
[4]   骨髓基质细胞与生物活性玻璃陶瓷和聚乳酸生物相容性的实验研究 [J].
金丹 ;
裴国献 ;
王前 .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00, (01) :3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