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3 条
冀中坳陷新近系油气成藏机理与成藏模式
被引:57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蒋有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来源:
关键词:
断裂;
成藏机理;
成藏模式;
新近系油气藏;
冀中坳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新近系油气分布规律、油气来源以及断裂活动性与封闭性的研究,建立了冀中坳陷新近系两类油气运聚模式:斜坡带远源—侧向运移模式和断阶带近源—垂向运移模式。断阶带近源—垂向运移模式以饶阳凹陷东部断阶带最为典型,该区新近系油气藏紧邻供烃洼陷,油气分布在活动性强的油源断裂附近,主成藏期断裂活动的强弱与时间长短决定了新近系油气的富集程度及富集层系。斜坡带远源—侧向运移模式是霸县凹陷文安斜坡新近系油气藏形成的主要模式,该区新近系油气藏远离供烃洼陷,由于晚期构造活动弱,断层垂向运移能力差,新近系油气主要借助于断层和砂体的配置进行阶梯式运移,其中断层的侧向封闭性决定了油气的运移方式及成藏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928 / 93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渤海海域古近系、新近系原油富集/贫化控制因素与成藏模式
[J].
邹华耀
;
周心怀
;
鲍晓欢
;
刘建章
;
滕长宇
;
庄新兵
.
石油学报,
2010, 31 (06)
:885-893+899

邹华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周心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鲍晓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刘建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滕长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2]
渤海湾盆地饶阳凹陷古近系源岩特征与新近系油气来源
[J].
易士威
;
蒋有录
;
范炳达
;
徐浩清
;
郑荣华
.
石油实验地质 ,
2010, (05)
:475-479

易士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蒋有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北油田勘探部 不详

范炳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徐浩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北油田勘探部 不详

郑荣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3]
渤海湾盆地霸县凹陷输导体系与新近系油气运聚特征
[J].
卢学军
;
刘华
;
王建瑞
;
张永丰
;
蓝宝锋
.
石油实验地质 ,
2010, (03)
:258-261

卢学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刘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北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不详

王建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张永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北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不详

蓝宝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4]
环渤中地区新构造运动期断裂活动与油气成藏关系
[J].
周心怀
;
牛成民
;
滕长宇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9, 30 (04)
:469-475+482

周心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牛成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滕长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5]
渤海湾盆地饶阳凹陷烃源岩再认识与资源潜力分析
[J].
王建
;
马顺平
;
罗强
;
国建英
;
崔周旗
.
石油学报,
2009, 30 (01)
:51-55

王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不详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马顺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罗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国建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不详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崔周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6]
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在勘探中的应用
[J].
张善文
;
王永诗
;
彭传圣
;
石砥石
.
石油学报,
2008, (06)
:791-796

张善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

王永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

彭传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

石砥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
[7]
东营凹陷辛东地区有效输导体系及成藏模式
[J].
刘华
;
蒋有录
;
陈涛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4)
:13-18

刘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蒋有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8]
断层垂向封闭性定量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J].
吕延防
;
沙子萱
;
付晓飞
;
付广
.
石油学报,
2007, (05)
:34-38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沙子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庆石油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9]
黄河口凹陷BZ34断裂带油气晚期快速成藏模式
[J].
陈斌
;
邓运华
;
郝芳
;
邹华耀
;
胡建武
.
石油学报,
2006, (01)
:37-41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邓运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海洋石油天津分公司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郝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邹华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10]
中国近海含油气盆地新构造运动与油气成藏
[J].
龚再升
.
地球科学,
2004, (05)
:513-517

龚再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