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沟旅游劳工迁移微观驱动力分析

被引:14
作者
杨钊 [1 ,2 ]
上官筱燕 [3 ]
蔡永寿 [3 ]
张捷 [1 ]
韩国圣 [1 ]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2]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3]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
关键词
混合研究; 旅游劳工移民; 迁移; 微观驱动力; 九寨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99 [旅游经济地理]; F249.27 [地方劳动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0701 ; 070104 ;
摘要
以九寨沟为案例地,运用混合研究方法探讨了九寨沟旅游劳工入迁的微观驱动力结构、过程和强度。研究发现:①入移动力呈前后动态变化。劳工移民初始入迁受职业收益、职业特性、旅游地吸引、社会资本和生活方式5种动力驱动,职业收益居首位,旅游地吸引其次;后继居留受职业收益、职业特性、旅游地吸引和社会资本4种动力驱动,旅游地吸引居首位,职业收益其次;②不同类型旅游劳工的迁移动力具有差异。初始入迁管理人员受事业发展和收入驱动显著,一线工作人员较多追求生活方式,个体业主和出租车司机更关注收入,景区人员更多受旅游地吸引。后继居留大企业员工首先被旅游地吸引,而个体业主和出租车司机更强调事业发展前景,旅游地吸引其次。
引用
收藏
页码:347 / 359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旅游劳工移民的文化身份建构——基于文化适应视角的个案研究 [J].
杜春燕 ;
杜永波 ;
毛颖 .
旅游研究, 2010, 2 (02) :26-29
[2]   基于人力资本投资的酒店业劳动力迁移研究——珠海、澳门酒店业实证分析 [J].
李鹏 .
旅游学刊, 2009, 24 (05) :80-84
[3]   旅游移民研究体系及方法初探 [J].
杨钊 ;
陆林 .
地理研究, 2008, (04) :949-962
[4]  
Analysis of Social Integration Models of Tourism Labor Migrants——A Case Study of Jiuhua Mountain of Anhui Province, China[J]. YANG Zhao1, 2, LU Lin2 (1. School of Geographic and Oceanographic Sciences,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 China;2. College of Territorial Resources and Tourism,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241000, China).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08(02)
[5]   九华山旅游劳工移民行为特征分析 [J].
杨钊 ;
陆林 .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7, (02) :171-175
[6]   基于职业特性驱动的旅游劳工转移比较研究 [J].
杨钊 ;
陆林 .
地理研究, 2006, (06) :1125-1133
[8]   国际人口迁移理论述评 [J].
张晓青 .
人口学刊, 2001, (03) :41-45
[9]   20世纪西方国际移民理论 [J].
李明欢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 (04) :12-18+140
[10]  
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 教育科学出版社 , 陈向明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