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2 条
福州口岸入境船舶上首次发现埃及伊蚊及其携带的病原体
被引:6
作者:
陈佳木
[1
]
李亚伦
[1
]
李平航
[1
]
周天喜
[1
]
吴青
[1
]
蔡亨忠
[2
]
张建庆
[2
]
黄恩炯
[2
]
机构:
[1] 福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2] 福建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
来源:
关键词:
船舶;
埃及伊蚊;
登革病毒;
基孔肯雅病毒;
西尼罗病毒;
乙脑病毒;
黄热病病毒;
D O I:
10.16408/j.1004-9770.2009.03.005
中图分类号:
R185 [检疫];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目的〕通过加强入境船舶医学媒介监测,防止新蚊种、蚊媒传染病传入和传播。〔方法〕对入境船舶的积水容器进行蚊幼虫监测,并采样送实验室进行形态学鉴定,登革热、黄热病、基孔肯雅热等病原检测,对船舶实施灭蚊等卫生处理,对船员施行流行病学调查、体温检测、医学检查等措施。〔结果〕全船发现9处积水,1处蚊幼虫阳性,积水4000ml,幼虫70条,羽化后经实验室鉴定该蚊幼虫均为埃及伊蚊,未检出登革热、基孔肯雅、西尼罗、乙脑等病毒。对该轮船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医学检查,未发现登革、基孔肯雅热、乙型脑炎、西尼罗热、黄热病等病人。对船舶实施灭蚊等卫生处理措施后,未再发现成蚊和蚊幼虫。〔结论〕埃及伊蚊属福州地区外来蚊种,是传播黄热病、登革热等热带病的重要媒介。提示福州口岸应提高防范意识,特别应加强来自蚊媒传染病疫区船舶的蚊媒监测、卫生处理工作。
引用
收藏
页码:193 / 195+198
+198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