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莫索湾地区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被引:10
作者
衣怀峰
吴孔友
曲江秀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关键词
褶皱类型; 断裂特征; 构造演化; 莫索湾地区;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05.04.001
中图分类号
P544.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莫索湾地区四面临凹,具有良好的成藏条件。该区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的改造,不同层系发育的褶皱类型不同。断裂在纵向上以三叠系为界可划分为深、浅两套系统,深层断裂系统主要发育在石炭系、二叠系中,全部为逆断层;浅层断裂主要发育在侏罗系中,属张扭性断裂系统,在平面上组合呈“X”型,剖面上呈负“花”状构造,构成油气运移的良好通道。利用平衡剖面法,将研究区的演化史分为凸起形成、振荡-沉降和基底掀斜三个阶段,其中第三阶段对该区的油气成藏有重要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 / 3+81 +8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准噶尔盆地腹部侏罗系三工河组沉积相分析 [J].
王居峰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4, (06) :3-6+81
[2]   准噶尔盆地构造演化分析新进展 [J].
陈新 ;
卢华复 ;
舒良树 ;
陈新 ;
王惠民 ;
张国清 .
高校地质学报, 2002, (03) :257-267
[3]   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断裂特征分析 [J].
李振宏 ;
汤良杰 ;
丁文龙 ;
姚素平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1) :40-43
[4]   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断裂特征浅析 [J].
李振宏 .
新疆石油学院学报, 2001, (03) :5-8
[5]   准噶尔盆地的类型和构造演化 [J].
蔡忠贤 ;
陈发景 ;
贾振远 .
地学前缘, 2000, (04) :431-440
[6]  
准噶尔盆地天然气聚集区带地质特征[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宋岩主编,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