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逻辑、比较与机制

被引:9
作者
皮天雷
赵铁
机构
[1]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金融中介; 交易成本; 金融功能; 博弈与耦合;
D O I
10.19365/j.issn1000-4181.2014.04.010
中图分类号
F49 [信息产业经济];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互联网金融在2013年的迅猛发展强烈地冲击了处于严格管制下的中国金融格局,这或将重塑未来整个金融业的演变轨迹。本文基于金融中介理论与金融功能观视角的分析表明,互联网金融"点对点"的平等交互与信息分享的本质,导致其信息生产、收集与处理的方式更为高效,从而有效地降低了交易成本,这就是互联网金融存在且迅速发展的逻辑与机制。通过进一步比较和分析不同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对传统金融的冲击后,我们认为,处于发展初期的互联网金融更多的还是对传统金融的有益补充而非完全替代。未来,两者将会呈现一个不断博弈与耦合发展的动态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98 / 10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 [J].
谢平 ;
邹传伟 .
金融研究, 2012, (12) :11-22
[2]   金融中介理论发展述评 [J].
张杰 .
中国社会科学, 2001, (06) :74-84+206
[3]  
金融中介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王广谦主编, 2003
[4]  
金融经济学基础[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美)黄奇辅, 2003
[5]  
Interest Payments on Demand Deposits and Bank Investment Behavior[J] . George J. Benston.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 196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