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北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白云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12
作者
王一 [1 ]
王兴志 [1 ]
王一刚 [2 ]
文应初 [2 ]
强子同 [1 ]
王保全 [1 ]
邓静 [3 ]
机构
[1] 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五采油厂
关键词
混合水白云岩; 埋藏白云岩; 碳酸盐台地;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9.06.003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四川盆地川东北部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气储集层,白云石化的鲕粒滩为主要的油气储集层,鲕粒滩主要发育在川东北碳酸盐台地的边缘,台地内主要为泥晶碳酸盐岩夹蒸发岩。鲕粒滩在不同程度上发生白云石化并形成鲕粒白云岩,一些研究者把它们看成近地表混合水白云岩,但飞仙关组鲕粒白云岩的微量元素铁和锰、白云石的阴极发光、白云岩的稳定同位素C和O值、87Sr/86Sr比值等特征表明这些白云岩具有埋藏成因的证据。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白云岩具有暗红色阴极发光,微量元素Fe为600×10-6~1000×10-6,Mn为14×10-6~78×10-6,稳定同位素氧组分为-6.73~-3.65‰(PDB),(平均值为-4.89‰PDB),稳定同位素锶(87Sr/86Sr)为0.707 35~0.708 00。薄片下可以看到白云石沿着裂缝交代,上述的特征表明白云岩在埋藏条件下形成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043 / 104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沉积成岩作用.[M].刘宝;张锦泉主编;.科学出版社.1992,
[2]  
川东北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成岩作用及储层研究.[D].孟祥霞.西南石油学院.2003, 04
[3]   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储层成岩作用和孔隙演化 [J].
杨威 ;
魏国齐 ;
金惠 ;
张林 ;
沈珏红 ;
吴世祥 .
中国地质, 2007, (05) :822-828
[4]   川东三叠系飞仙关组白云岩锶含量、锶同位素组成与白云石化流体 [J].
黄思静 ;
HairuoQING ;
裴昌蓉 ;
胡作维 ;
吴素娟 ;
孙治雷 .
岩石学报, 2006, (08) :2123-2132
[5]   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储层白云石化成因模式 [J].
魏国齐 ;
杨威 ;
张林 ;
金惠 ;
吴世祥 ;
沈珏红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5, (02) :162-166
[6]  
Isotope stratigraphy of the European Carboniferous: proxy signals for ocean chemistry; climate and tectonics.[J].Peter Bruckschen;Susanne Oesmann;Ján Veizer.Chemical Geology.199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