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兴规划新城地面沉降研究

被引:4
作者
郭萌 [1 ]
陈刚 [2 ]
黄骁 [2 ,3 ]
王文霞 [2 ]
郑小燕 [2 ]
机构
[1] 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2] 北京市地质工程勘察院
[3] 中国地质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关键词
地面沉降; 含水层; 压缩层; 沉降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2.26 [地面沉降];
学科分类号
0814 ;
摘要
本文分析研究了大兴规划新城地面沉降发育特点、成因机理及影响因素,建立模型预测了地面沉降发展趋势,为未来新城建设规划以及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基于情景分析的天津市滨海新区地面沉降预测 [J].
周俊 ;
杨建图 ;
陆阳 ;
韦劲松 ;
胡蓓蓓 .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10, 21 (01) :92-96+100
[2]   基于AR模型的上海地区地面沉降预测分析 [J].
焉建国 ;
陈正松 ;
罗志才 ;
李琼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9, 29 (05) :121-124+128
[3]   上海地区地面沉降原因分析 [J].
陈正松 ;
罗志才 ;
李琼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9, 29(S1) (S1) :90-94
[4]   北京市地面沉降发展及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J].
贾三满 ;
王海刚 ;
罗勇 ;
杨艳 ;
王荣 ;
冯颖 .
城市地质, 2007, (04) :19-23
[5]   北京地面沉降机理研究初探 [J].
贾三满 ;
王海刚 ;
赵守生 ;
罗勇 .
城市地质, 2007, (01) :20-26
[6]   北京市平原地面沉降区含水岩组和可压缩层划分附视频 [J].
刘予 ;
叶超 ;
贾三满 .
城市地质, 2007, (01) :10-15
[7]   地面沉降的数值计算模型与流固耦合理论综述 [J].
李成柱 ;
周志芳 .
勘察科学技术, 2006, (06) :14-20
[8]  
地面沉降预测模型及应用研究[D]. 董国凤.天津大学. 2006
[9]  
沧州地区地面沉降模型研究[D]. 佘文芳.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