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制度变迁

被引:12
作者
卜晓军
机构
[1]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公共服务; 制度变迁; 农村;
D O I
10.16152/j.cnki.xdxbsk.2010.01.039
中图分类号
F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从制度变迁的视角对新中国成立三个时期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的演进、特征和原因作了分析。认为计划经济时期农村公共服务实行财政供给和农村集体组织供给并存、以农村集体组织供给为主的制度;经济体制改革初期农村公共服务责任主体出现很大程度缺位,公共服务供给走向商品化、市场化;未来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改革的重点是:根据公共财政"一视同仁"的基本要求和"帕累托改进"原则,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财政投入;明晰各级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事权和财权;理顺政府间的财政关系,特别是加强省(市)级政府对县乡级政府的财政转移;完善农村准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成本分担机制;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激励约束机制和公共选择机制,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资源的配置效率;加强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导向的立法工作,将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纳入法制化轨道。
引用
收藏
页码:98 / 10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支持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其他制度建设 [J].
龚金保 .
经济研究参考, 2009, (34) :29-44
[2]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目标与制度保障 [J].
项继权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 (01) :2-9
[3]   试探新农村建设中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 [J].
王翠芳 .
经济问题, 2007, (05) :82-84
[4]   公共服务均等化论略 [J].
江明融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6, (03) :43-47
[5]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M]. 华夏出版社 , 刘学之, 2008
[6]  
中国农村公共服务[M]. 中国发展出版社 , 徐小青主编,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