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关联度分析在高原粳稻新品种评价上的应用

被引:8
作者
戴红燕 [1 ]
殷显春 [2 ]
蔡光泽 [1 ]
张荣萍 [1 ]
华劲松 [1 ]
机构
[1] 西昌学院
[2] 四川省凉山州种子站
关键词
灰色关联分析; 高原粳稻; 新品种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22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通过运用灰色关联度对四川省2008年凉山州水稻新品种中粳组区域试验5个试点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粳1号的综合性状表现最好,其次是西粳2号,天香1号和西粳3号综合性状表现较好,2006-427综合性状最差。对灰色关联度分析和方差分析的结果进行比较,表明方差分析不能反应出与产量性状和生产需求相关的其他性状的信息,易造成对品种评价的片面性,而灰色系统理论对参试品种的综合性状进行分析,能克服只靠产量排序带来的弊端,弥补方差分析的不足。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灰色关联多维综合评判在玉米区域试验品种评价中的应用 [J].
邵根成 .
河北农业科学, 2009, 13 (02) :5-7
[2]   杂交油菜产量与相关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J].
邓伟 ;
肖华贵 .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 (05) :1961-1962
[3]   福建花生种质资源筛选及灰色关联度分析 [J].
朱鸿 ;
官德义 ;
杨军 ;
蔡来龙 .
福建农业学报, 2008, 23 (04) :381-386
[4]   玉米产量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J].
罗湘宁 ;
许志斌 .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36 (34) :14926-14927+14932
[5]   用灰色关联度分析评价红花区域品种 [J].
孔祥丽 ;
曹连莆 ;
佘青 ;
陈树兰 .
种子, 2002, (04) :35-36+39
[6]   模糊综合评判在旱作春小麦品种评价中的应用 [J].
石书兵 ;
徐文修 ;
克尤木 ;
高文伟 .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2001, (02) :22-25
[7]   灰色系统理论在大豆品种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J].
荆建国,范彦英,王素阁,王德科,秦海英 .
大豆科学, 1995, (04) :365-370
[8]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应用于水稻品种综合评判的探索 [J].
吴建明 ;
谢正荣 ;
沈小妹 .
种子, 1990, (03) :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