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特高压交流输电,建设坚强的国家电网

被引:39
作者
杜至刚
牛林
赵建国
机构
[1] 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关键词
特高压输电; 联网效益; 潮流; 继电保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6.61 []; TM723 [超高压输电];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080802 ;
摘要
简要介绍了国外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的发展概况和我国的前期科研工作,指出我国电网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负荷水平、装机容量快速增长;电网建设滞后、网间交换能力不足;部分地区短路电流问题突出;站址、输电走廊紧张、输变电工程费用大幅增长;电网技术装备水平有待提高等。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我国建设特高压电网的紧迫性、必要性和可行性。从联网效益、降低运行成本效益、节约占地效益、解决短路电流超标问题带来的效益、社会综合效益等方面比较分析了建设交流特高压网架的效益。探讨了亟需重点研究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包括交流互联电网动态稳定性分析、大区互联电网内部适应性分析、互联电网潮流的合理分布和短路电流的控制、特高压输电线路继电保护系统的配置、自动重合闸装置的动作特性等。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2005年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输电论证工作综述 [J].
舒印彪 ;
刘泽洪 ;
袁骏 ;
陈葛松 ;
高理迎 .
电网技术, 2006, (05) :1-12
[2]   1000kV级交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的研究 [J].
邬雄 .
电力设备, 2005, (12) :24-27
[3]   我国特高压交流输电发展前景 [J].
吴敬儒 ;
徐永禧 .
电网技术, 2005, (03) :1-4
[4]   中国电网的发展与展望 [J].
赵遵廉 .
中国电力, 2004, (01) :5-10
[5]   特高压输电技术的研究与我国电网的发展 [J].
张文亮 ;
吴维宁 ;
胡毅 .
高电压技术, 2003, (09) :16-18
[6]   对我国特高压输电系统过电压和绝缘配合的建议 [J].
谷定燮 .
高电压技术, 1999, (01) :29-32
[7]  
特高压电网[M]. 中国经济出版社 , 刘振亚主编, 2005
[8]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学习与辅导[M]. 中国电力出版社 , 赵遵廉主编,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