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海地区乡村人—地—业协调发展格局与机制

被引:93
作者
程明洋 [1 ]
刘彦随 [1 ,2 ,3 ]
蒋宁 [1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
[2] 中国科学院精准扶贫评估研究中心
[3] 不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乡村; 乡村病; 协调发展; 居业分离; 乡村振兴; 黄淮海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乡村在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乡村衰败目前已成为世界性问题,因此,乡村振兴需破解乡村病问题。现有乡村研究主要关注乡村单一系统、乡村转型或乡村特定问题的研究,对乡村系统自身、乡村各子系统之间关系及其驱动乡村发展逻辑的研究则显匮乏。基于黄淮海地区县域数据,选取乡村人—地—业3个子系统,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刻画了乡村内部系统耦合协调度的空间格局,并对人—地—业驱动乡村发展的内在逻辑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①黄淮海地区大部分县域乡村人—地—业发展处于高水平耦合阶段,在空间格局上形成了4条明显的高值轴带,且乡村系统发展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②黄淮海地区乡村耦合协调水平整体较高,但大部分处于勉强协调或初级协调阶段,耦合协调水平较高的县域主要集中在经济较发达地区。③黄淮海地区乡村耦合协同关系可分为低协调水平—土地发展领先型、中协调水平—人口发展领先型和高协调水平—人业发展引领型3种类型,其中产业在黄淮海地区乡村协调发展中至关重要。④乡村人—地—业的协调发展可有效激活"四力",为乡村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本研究为理解乡村系统自身、破解乡村问题及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576 / 1589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48 条
[1]   中国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 [J].
刘彦随 .
地理学报, 2018, 73 (04) :637-650
[2]   江苏沿海滩涂围垦耕地质量演变趋势分析 [J].
许艳 ;
濮励杰 ;
张润森 ;
朱明 ;
李雪盈 ;
沈洪运 ;
茅天颖 ;
徐辰星 .
地理学报, 2017, 72 (11) :2032-2046
[3]   金融发展、城镇化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关系实证 [J].
刘赛红 ;
朱建 .
经济地理, 2017, 37 (08) :46-52
[4]   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关系——以中原经济区为例 [J].
张鹏岩 ;
杨丹 ;
李二玲 ;
李颜颜 .
经济地理, 2017, 37 (08) :145-154
[5]   京津冀地区耕地质量空间分布分形机制研究 [J].
杨永侠 ;
孙婷 ;
张丽红 ;
李岳 ;
孟丹 .
农业机械学报, 2017, 48 (02) :165-171
[6]   中国县域农村贫困化分异机制的地理探测与优化决策 [J].
刘彦随 ;
李进涛 .
地理学报, 2017, 72 (01) :161-173
[7]   土地整治项目提升耕地质量可实现潜力测算 [J].
高星 ;
吴克宁 ;
陈学砧 ;
周智 ;
于潇 ;
魏洪斌 .
农业工程学报, 2016, 32 (16) :233-240
[8]   重庆市新型城镇化质量与生态环境承载力耦合分析 [J].
张引 ;
杨庆媛 ;
闵婕 .
地理学报, 2016, 71 (05) :817-828
[9]   黄淮海平原农区土地利用转型及其动力机制 [J].
刘永强 ;
龙花楼 .
地理学报, 2016, 71 (04) :666-679
[10]   中国农村贫困化地域分异特征及其精准扶贫策略 [J].
刘彦随 ;
周扬 ;
刘继来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6, 31 (03) :269-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