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件传播中的真相缺失问题探析——以“李刚事件”为例

被引:1
作者
何思齐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公共事件; 信息传播; 真相缺失;
D O I
10.13556/j.cnki.dncb.cn35-1274/j.2011.07.046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当下中国公共事件的信息传播往往会出现真相缺失的问题。在公共事件发生以后,由于正常的信息机制不透明,不仅会出现谣言盛行、真相缺失的情况,甚至会出现在真相出现的情况下,仍然会被舆论所忽视。本文分别从受众、新的传播技术和主流媒体三方面对该现象进行分析,以期从中找出在当下公共事件的传播中真相缺失的原因所在,为类似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5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传播学视域中的微博研究 [J].
杨晓茹 .
当代传播, 2010, (02) :73-74
[2]   突发事件中谣言的传播机理与控制 [J].
袁小轶 .
中国商界(下半月), 2009, (01) :299-300
[3]   舆论如何是可能的?——读李普曼《公众舆论》笔记 [J].
姜红 .
新闻记者, 2006, (02) :84-85
[4]  
公众舆论[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沃尔特·李普曼(WalterLippmann)著, 2006
[5]  
传播理论[M]. 华夏出版社 , (美)沃纳·赛佛林(WernerJ.Severin), 2000
[6]  
认知失调理论[M]. 浙江教育出版社 , (美)利昂·费斯汀格(LeonFestinger)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