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花金挖耳花蕾中精油的化学组成及其杀菌活性研究

被引:15
作者
冯俊涛 [1 ]
苏祖尚 [2 ]
王俊儒 [1 ]
胡志彬 [2 ]
张兴 [1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理学院
关键词
大花金挖耳; 精油; 化学组成; 抗菌活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7.239 [];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采用GC-MS联用技术检测了阴干的大花金挖耳花蕾中精油的化学组成及相对含量,并测定了该精油对14种常见作物病原菌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大花金挖耳花蕾精油得率为2.9%,从中鉴定出53种成分,占色谱峰总面积的86.01%,主要化学成分为(E,E)-3,7,11,15-四甲基-1,6,10,14-十六烷四烯(15.33%)、甲苯(11.32%)、(3α,5α)-3,5,14,19-四羟基强心甾-20(22)-烯(6.00%)、2-乙氧基四氢呋喃(5.44%)、亚油酸(3.51%)等.杀菌实验结果表明,该精油对小麦全蚀病菌(Gaeumannomyces graminis)和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s)抑制作用最强,在0.5 mg/mL浓度下,5 d后对这2种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均大于97%;对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和番茄叶霉病菌(Fulvia fulva)等也有较强的抑制效果.大花金挖耳花蕾精油的化学组成及其杀菌活性研究均为首次报道.
引用
收藏
页码:156 / 16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菊科植物的杀菌活性及其活性成分 [J].
周利娟 ;
黄继光 ;
徐汉虹 ;
安玉兴 ;
张信旺 .
西北植物学报, 2006, (09) :1959-1964
[2]   大花金挖耳杀菌活性的进一步研究 [J].
李玉平 ;
龚宁 ;
江志利 ;
张兴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2) :35-38
[3]   植物源杀虫成分研究新进展 [J].
刘国强 ;
高锦明 ;
吴文君 .
西北植物学报, 2002, (03) :703-713
[4]   几种菊科植物杀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J].
李玉平 ;
慕小倩 ;
冯俊涛 ;
张兴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1) :68-72
[5]   大花金挖耳提取物的血小板聚集作用 [J].
杨晓虹 ;
周小平 .
人参研究, 2000, (01) :20-21
[6]  
植病研究方法[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方中达编著, 1998
[7]  
全国中草药名鉴[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谢宗万,余友芩主编, 1996
[8]  
中国植物志[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编, 1989
[9]  
中草药成分化学[M]. 科学出版社 , 林启寿 编著, 1977
[10]  
Inhibitory activity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toward histamine release from mast cells and nitric oxide production by macrophage-like cell line, RAW 264.7[J] . Jue Wang,Naili Wang,Xinsheng Yao,Rie Ishii,Susumu Kitanaka.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 . 200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