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板块早古生代构造-沉积演化

被引:32
作者
刘波
钱祥麟
王英华
机构
[1]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北京
关键词
早古生代; 华北板块; 构造-沉积演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1 [地球动力学与大地构造理论];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任一特定时期的地质演化都必定源自前期背景,并影响后继地质作用。元古宙的构造特征及晚古生代的地质记录可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早古生代华北板块的构造- 沉积演化,这一演化包括4 个阶段。第1 阶段(∈1—∈3)以被动陆缘的发育和全球海平面上升为特点,二者叠加形成强烈的相对海平面上升,并在南、北边缘形成早期沉积。第2 阶段(O1y—O1l)表现为因洋壳俯冲导致的西南部构造抬升及全球海平面下降,二者结合形成的相对海平面下降在华北中部及西南部形成分布广泛的不整合面及白云岩。第3 阶段(O1m —O2)期间,来自南、北的挤压导致以边缘上凸为特点的板块变形,在伴以全球海平面上升的情况下导致轻度的相对海平面上升并形成板块中部局限陆表海的膏岩沉积。第4 阶段(O3—C1)则是强烈的南北挤压和全球海平面下降导致华北大陆板块整体鞍状抬升和长期不整合的发育,该不整合在北部及南部的侵蚀作用明显强于中部
引用
收藏
页码:347 / 35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北祁连加里东期俯冲-增生楔结构及动力学附视频 [J].
张建新 ;
许志琴 ;
徐惠芬 ;
李海兵 .
地质科学, 1998, (03) :36-45
[2]   华北克拉通中元古代基性岩墙群形成机制及构造应力场 [J].
侯贵廷 ;
张臣 ;
钱祥麟 ;
张宝兴 .
地质论评, 1998, (03) :309-314
[3]   华北中元古代火山岩Sin-Nd同位素年代及其构造环境的地球化学依据 [J].
刘波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1996, (02) :35-42
[4]   如何推动我国层序地层学迅速发展 [J].
徐怀大 .
地学前缘, 1995, (03) :103-113
[5]   华北克拉通晚前寒武纪镁铁质岩墙群K-Ar年龄及地质意义 [J].
侯贵廷,穆治国 .
华北地质矿产杂志, 1994, (03) :267-270
[6]   依据古地磁资料探讨华北和华南块体运动及其对秦岭造山带构造演化的影响 [J].
吴汉宁 ;
常承法 ;
刘椿 ;
钟大赉 .
地质科学, 1990, (03) :201-214
[7]   秦岭的大地构造演化 [J].
王清晨 ;
孙枢 ;
李继亮 ;
周达 ;
许靖华 ;
张国伟 .
地质科学, 1989, (02) :129-142
[8]   辽东半岛南部震旦系葛屯组、寒武系大林子组及碱厂组沉积相分析 [J].
杨欣德 .
辽宁地质, 1988, (02) :159-168
[9]   东秦岭蛇绿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J].
孙勇 .
科学通报, 1987, (21) :1654-1655
[10]   北祁连早古生代大地构造演化 [J].
左国朝 ;
刘寄陈 .
地质科学, 1987, (01) :1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