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9 条
中国西北地区伏期干旱指数及干旱分析
被引:38
作者:
吴爱敏
[1
]
郭江勇
[1
]
王劲松
[2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2] 庆阳市气象局
来源:
关键词:
伏期;
降水;
蒸发;
干旱指数;
西北地区;
中国;
D O I:
10.13866/j.azr.2007.02.018
中图分类号:
P426.616 [降水引起的灾害];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西北4省(区)137个气象站1971-2000年伏期(7~8月)总降水、蒸发资料,定义了干旱指数。分析了西北地区降水和蒸发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定义的干旱指数确定的干旱分布状况,选取6个代表站典型湿润年份和特别干旱年份的干旱指数与Palmer指数的干湿等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伏期总降水量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加,最多是最少的66倍,蒸发量最大仅是最小的2~3倍,整个西北地区降水的变率比蒸发的变率大,定义的干旱指数反映了新疆南部、青海大部、甘肃河西走廊中部和甘南伏期干旱严重,干旱频率超过了80%,中旱出现最多,30年中各地适宜和湿润的年份不足1/3。6个代表站典型湿润和干旱年份的干旱指数与降水距平对应较好,湿润年份降水明显偏多,干旱年份降水明显偏少,与Palmer指数的干湿等级对干旱的状况描述接近。其中,干旱指数在对以庆阳为代表的西北地区东部的干旱状况反映更好。
引用
收藏
页码:227 / 233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