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北地区伏期干旱指数及干旱分析

被引:38
作者
吴爱敏 [1 ]
郭江勇 [1 ]
王劲松 [2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2] 庆阳市气象局
关键词
伏期; 降水; 蒸发; 干旱指数; 西北地区; 中国;
D O I
10.13866/j.azr.2007.02.018
中图分类号
P426.616 [降水引起的灾害];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西北4省(区)137个气象站1971-2000年伏期(7~8月)总降水、蒸发资料,定义了干旱指数。分析了西北地区降水和蒸发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定义的干旱指数确定的干旱分布状况,选取6个代表站典型湿润年份和特别干旱年份的干旱指数与Palmer指数的干湿等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伏期总降水量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加,最多是最少的66倍,蒸发量最大仅是最小的2~3倍,整个西北地区降水的变率比蒸发的变率大,定义的干旱指数反映了新疆南部、青海大部、甘肃河西走廊中部和甘南伏期干旱严重,干旱频率超过了80%,中旱出现最多,30年中各地适宜和湿润的年份不足1/3。6个代表站典型湿润和干旱年份的干旱指数与降水距平对应较好,湿润年份降水明显偏多,干旱年份降水明显偏少,与Palmer指数的干湿等级对干旱的状况描述接近。其中,干旱指数在对以庆阳为代表的西北地区东部的干旱状况反映更好。
引用
收藏
页码:227 / 23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干旱指标研究进展及中美两国国家级干旱监测 [J].
邹旭恺 ;
张强 ;
王有民 ;
高歌 .
气象, 2005, (07) :6-9
[2]   中国西北区东部伏秋异常干湿年环流的对比分析 [J].
刘德祥 ;
董安祥 ;
白虎志 .
高原气象, 2004, (06) :865-874
[3]   干旱指标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展望 [J].
袁文平 ;
周广胜 .
地球科学进展, 2004, (06) :982-991
[4]   气象、水文干旱指数计算方法研究概述 [J].
王玲玲 ;
康玲玲 ;
王云璋 .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4, (03) :15-18
[5]   甘肃黄土高原春旱的气候特征及预测方法 [J].
郭江勇 ;
李耀辉 ;
王文 ;
叶燕华 .
中国沙漠, 2004, (02) :99-105
[6]   Palmer干旱指数在华北干旱分析中的应用 [J].
卫捷 ;
陶诗言 ;
张庆云 .
地理学报, 2003, (S1) :91-99
[7]   Palmer干旱指数、地表湿润指数与降水距平的比较 [J].
卫捷 ;
马柱国 .
地理学报, 2003, (S1) :117-124
[8]   中国北方干旱区地表湿润状况的趋势分析 [J].
马柱国 ;
符淙斌 .
气象学报, 2001, (06) :737-746
[9]   甘肃河东春旱的气候特征分析及预测模型 [J].
郭江勇 ;
李栋梁 ;
崔风英 ;
吴爱敏 .
甘肃气象, 2001, (01) :5-8
[10]   甘肃省河西地区径流量干旱指数初探 [J].
王劲松 ;
冯建英 .
气象, 2000, (06)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