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

被引:16
作者
陈迪宇
机构
[1]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关键词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 云南省; 地方政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14.46 [区域间经济关系];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030206 ; 1407 ; 020202 ;
摘要
作为"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GMS)"的地方参与主体,云南省在中国的周边国际组织外交中扮演了一个新鲜的角色。首先,云南省的积极推动是GMS得以诞生的一个动力源;其次,特殊的制度安排使云南省在GMS中享有"半决策主体"的地位,并发挥了中国方面主要执行主体的作用。云南省参与GMS16年的历程是地方政府作为直接参与者与国际组织发生互动的一个典型案例。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态势及面临问题 [J].
何胜 ;
李霞 .
亚非纵横, 2008, (03) :43-48+62
[2]   中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进展、障碍与出路 [J].
张锡镇 .
南洋问题研究, 2007, (03) :1-10
[3]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情况及云南的地位和作用 [J].
王敏正 .
珠江经济, 2006, (08) :2-9
[4]   广西在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J].
周毅 ;
凌云志 .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5, (04) :38-41
[5]   发现中国新外交——多边国际制度与中国外交新思维 [J].
苏长和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5, (04) :11-16+4
[6]   与邻为善 以邻为伴 [J].
王毅 .
求是, 2003, (04) :19-22
[7]  
云南省参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取得的成就、经验和下一步的工作思路 .2 中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国家报告 .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