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 条
氘代川芎嗪与川芎嗪药理作用比较(一)抗血栓及抗血小板作用
被引:21
作者:
姜国辉
王世真
江骥
李军
童强
机构:
[1]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北京
来源:
关键词:
川穹嗪;
氘代川芎嗪;
抗血栓;
血小板聚集;
同位素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5 [中药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川穹嗪(TMP)甲基上设计同位素开关(6D-TMP,12D-TMP),以试图减慢TMP氧化代谢,增强药效.对比研究TMP、6D-TMP、12D-TMP等对131I、125Ⅰ-双标记静脉血栓增长模型及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结果表明6D-TMP、12D-TMP体内、体外抗血栓作用均大于TMP;血小板聚集实验表明,随着TMP、6D-TMP、12D-TMP给药剂量增加,三药在一定剂量范围均得良好量效关系,以其IC50.估算,12D-TMP与6D-TMP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强度分别约为TMP的2.67倍及1.27倍.大鼠体内实验亦表明,三药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12D-TMP作用最显著.提示对川芎嗪进行结构改造前景广阔.
引用
收藏
页码:133 / 137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