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被引:11
作者
:
屠世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系
屠世忠
机构
:
[1]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系
来源
: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
|
1979年
/ 04期
关键词
:
黄酮类化合物;
芦丁;
懈皮素;
色酮;
生物活性;
查耳酮;
苯基苯乙烯酮;
杨梅酮;
D O I
:
10.13220/j.cnki.jipr.1979.04.002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于植物界,根据不全面的统计,在最常用的750种植物药(分布于162科)中,有71科(占44%)的140种(占18.7%)含有黄酮类化合物。自1814年发现第一个黄酮类化合物白杨素(Chrysin)以来,到1973年已发现的化合物约有750种,估计到目前已有1000种化合物以上。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繁杂而多样,统计文献记载,效果比较熟知的有消炎、强心、降压、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胆固醇、利尿、祛痰和护肝等活性作用。在生物活性的研究方面,早在1931年Koike首先发
引用
收藏
页码:200 / 204
页数:5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