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共产品需求角度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走向

被引:25
作者
汪前元
李彩云
机构
[1] 湖北大学法学院
[2] 湖北大学法学院 湖北武汉
[3] 湖北武汉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 供给机制; 筹资方式; 决策程序; 有效需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农村公共产品相对于农村私人产品而言,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后者对前者具有依赖性。农村公共产品的现状是供给偏离需求:一是供不应求;二是供非所需。其原因在于自上而下的决策程序和长期的制度外筹资为主的筹资方式。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税费用于提供农村公共产品,一定程度上改革了筹资机制,但并没有改革决策程序。为了满足广大农民的有效需求,必须纠正供需脱节的状况,建立“需求主导型”供给机制,以实现决策程序的自下而上,筹资方式的制度内与制度外的有机结合。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6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式单一化的成因及改进措施 [J].
姚林香 ;
车文军 .
农业经济, 2004, (06) :14-15
[2]   论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与公共财政的建立 [J].
张静潇 .
小城镇建设, 2004, (05) :44-45
[3]   试论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村税费改革 [J].
邹江涛 .
当代财经, 2004, (04) :50-53
[4]   民主财务与村级公共品供给 [J].
綦好东 ;
王爱华 .
财政研究, 2003, (07) :19-21
[5]   转型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政策设计——对减轻农民负担的思考 [J].
蔡纯一 .
商业研究, 2003, (11) :164-167
[6]   试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J].
吴士健 ;
薛兴利 .
农业经济, 2002, (05) :14-16
[7]   中国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改革后的变迁 [J].
张军 ;
何寒熙 .
改革, 1996, (05) :5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