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标记技术在植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16
作者
辛业芸
机构
[1]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长沙
关键词
分子标记; 植物学研究; 应用;
D O I
10.16498/j.cnki.hnnykx.2002.04.005
中图分类号
Q943 [植物细胞遗传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090102 ;
摘要
分子标记与形态标记、细胞学标记和生化标记三类遗传标记技术相比 ,具有因直接以DNA的形式表现而在植物的任何生长阶段都可检测、遍布整个基因组、多态性高、检测手段简单迅速、无基因多效性、能够明确辨别等位基因、实验重复性好等优点。目前最常用的分子标记技术主要有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 (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 ,简称RFLP)、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 (randomamplifiedpolymorphicDNA ,简称RAPD) ,微卫星DNA技术 (SimpleSequenceRepeat,简称SSR)、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 (AmplifiedFragmentLengthPoymorphism ,简称AFLP)等。分子标记技术在植物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植物分类学及遗传多样性、种质资源保护、遗传图谱的建立、基因定位与辅助选择育种、指纹图谱应用于作物品种鉴定等研究方面均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这项技术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用微卫星DNA标记建立宁2A的指纹图谱 [J].
于永红 ;
李云海 ;
马荣荣 ;
王晓燕 ;
胡国成 ;
斯华敏 ;
傅亚萍 ;
孙宗修 .
中国水稻科学, 2001, (03) :56-58
[2]   遗传标记及其在作物品种鉴定中的应用 [J].
梁明山 ;
曾宇 ;
周翔 ;
侯留记 ;
李霞 .
植物学通报, 2001, (03) :257-265
[3]   利用RFLP标记划分45份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群的研究 [J].
黄益勤 ;
李建生 .
中国农业科学, 2001, (03) :244-250
[4]   用RAPD标记分析中国和捷克甘蓝型油菜的遗传多样性 [J].
胡胜武 ;
赵惠贤 ;
于澄宇 ;
J.Ovesna ;
V.Kucera ;
M.Vyvadilova ;
L.Kucera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1, (01) :2-7
[5]   分子标记的发展及其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J].
赵中秋 ;
郑海雷 ;
张春光 .
生命科学研究, 2000, (S1) :68-74
[6]   利用分子标记预测玉米杂种优势的研究 [J].
袁力行 ;
傅骏骅 ;
刘新芝 ;
彭泽斌 ;
张世煌 ;
李新海 ;
李连城 .
中国农业科学, 2000, (06) :6-12
[7]   RAPD标记在棉属种间杂种后代检测中的应用 [J].
聂以春 ;
左开井 ;
张献龙 ;
冯纯大 ;
刘金兰 .
中国农业科学, 2000, (05) :25-29
[8]   采用RAPD和ISSR标记探讨中国疣粒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 [J].
钱韦 ;
葛颂 ;
洪德元 .
植物学报, 2000, (07) :741-750
[9]   AFLP标记与玉米杂种产量、产量杂种优势的预测 [J].
吴敏生 ;
戴景瑞 .
植物学报, 2000, (06) :600-604
[10]   利用SSR标记研究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变异 [J].
李新海 ;
傅骏骅 ;
张世煌 ;
袁力行 ;
李明顺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0, (02)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