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预报方法综述(二)

被引:8
作者
许富祥
许林之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预报中心
关键词
方程; 第一代; 海浪预报; 源函数; 网格间距; 海浪模式; 离散型; 成长阶段; 网格点; 西北太平洋; 参数化; 波浪传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四、海浪的数值预报方法 到目前为止,海浪的数值预报模式基于谱组成波的能量平衡方程以数值计算方法而建立的,实质上都是以下述能量平衡方程为基本方程:式中F是二维波谱,是频率f、传播方向θ、时间t和位置x的函数,Cg为波群速度,S为源函数,包括风作用项Sin、消衰项Sds(包含波的破碎消衰、涡动粘性和逆风引起的消衰,浅水中海底和地形引起的消衰等)、波与波之间相互作用引起的非线性能量传输项Sn1。所谓海浪数值预报,就是将上述微分方程(或者是近似公式)进行数值积分。虽然不同的研究者采用描述组成波成长的方程有相同的形式,但由于所用的源函数不同,所以提出的数值模式就很多。经SWAMP小组对比,大致分三类:一是非耦合离散型模式(Decoupled Propa-gation),简称DP模式;二是耦合混合型模式(Coupred Hybrid),简称CH模式;三是耦合离散型模式(Coupled Discrete),简称CD模式。并根据各类模式的功能,将DP模式划为第一代海浪模式,CH和CD模式为第二代海浪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我国黄、东海气旋浪的分布和计算 [J].
李凤金 ;
黄爱军 ;
刘占英 .
海洋湖沼通报, 1988, (03) :1-8
[2]   依据变温、变压值与波高间的相互关系预报冬季南海大浪区 [J].
黄爱军 ;
李凤金 .
海洋预报, 1988, (03) :24-30
[3]   台风波浪场的分析 [J].
林均珊 ;
许林之 ;
许富祥 .
海洋科学, 1988, (04) :17-21
[4]   北太平洋海浪数值预报试验 [J].
许富祥 .
海洋预报, 1988, (02) :29-34
[5]   8509号台风波浪场的分析 [J].
许富祥 ;
许林之 .
海洋科学, 1987, (02) :14-19
[6]   深水风浪预报模式的比较 [J].
汪炳祥 ;
张就兹 ;
武桂秋 .
山东海洋学院学报, 1985, (03) :1-11
[7]   一种预报东海台风浪方法的探讨 [J].
许林之 ;
司马宪民 .
海洋预报服务, 1985, (01) :43-49
[8]   风浪谱的形式的再探讨 [J].
汪炳祥 .
海洋与湖沼, 1964, (01) :23-37
[9]   新型风浪谱及其应用 [J].
汪炳祥 .
海洋与湖沼, 1962, (Z2) :142-160
[10]  
海浪计算手册[M]. 国家海洋局 , 国家科委海洋组海浪预报方法研究组编, 1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