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被引:3
作者
吴瑛婷 [1 ]
陈慧芬 [1 ]
张琴 [2 ]
蒋佩如 [2 ]
张薇莉 [2 ]
韩蓉 [2 ]
机构
[1] 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检验科
[2]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关键词
出血,产后; 肝炎,乙型; 危险因素; 肝炎,慢性活动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14 [产科学];
学科分类号
100211 ;
摘要
目的为了降低HBV感染产妇的产后出血率和死亡率,探讨其产后出血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方法对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2005年7月至2011年6月间的1021例HBV感染产妇分娩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在1021例HBV感染产妇中,868例(85.01%)为无症状HBV携带者,其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76%(24/868);153例(14.99%)为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其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6.99%(26/15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541,P<0.01)。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4.89%(50/1021),产后出血量>1000 mL者17例,占34.00%。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中,子宫收缩乏力30例,占60.00%;胎盘因素11例,占22.00%;凝血功能障碍5例,占10.00%;软产道撕裂伤4例,占8.00%。产后出血的发生与分娩方式相关(χ2=6.528,P=0.038),与流产次数(χ2=16.269,P=0.000)、分娩次数(χ2=6.990,P=0.008)、ALT水平(χ2=56.541,P=0.000)及HBV DNA载量(χ2=64.706,P=0.000)显著相关。结论 HBV感染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等,与流产次数、分娩次数、分娩方式、ALT水平及HBV DNA载量等因素有关。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患者比无症状HBV携带者更易发生产后出血。
引用
收藏
页码:682 / 68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产后出血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分析 [J].
吴瑛婷 ;
陈慧芬 .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0, 9 (06) :586-588
[2]   妊娠合并肝功能损害致凝血功能障碍产后出血治疗体会 [J].
刘琦 ;
吴元赭 ;
稽晓红 ;
管群 ;
陆康民 ;
李成朗 .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06, (11) :1053-1054
[3]   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J].
程蔚蔚 ;
朱关珍 ;
王彩燕 .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4, (02) :26-27+29
[4]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重症肝炎产后大出血1例 [J].
王彩霞 ;
魏艳萍 ;
王彩虹 .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3, (11) :1013
[5]  
Successful rescuing a pregnant woman with severe hepatitis E infection and postpartum massive hemorrhage.[J].Zhan-Sheng Jia Yu-Mei Xie Jun-Rong Di Chang-Xing Huang Xue-Fang Bai Center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for Infectious Diseases of PLA;Tangdu Hospital;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crsity;Xi'an 730038;Shaanxi Province Guo-Wu Yin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Tangdu Hospital;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Xi'an 730038;Shaanxi Province Wei-Pin Guo Department of Intervention;Tangdu
[6]  
妇产科学.[M].乐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