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区灰霾天气变化及特征分析

被引:4
作者
张灿 [1 ]
周志恩 [1 ]
翟崇治 [1 ]
张丹 [2 ]
机构
[1] 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重庆市环境监测中心),城市大气环境综合观测与污染防控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2] 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重庆市环境监测中心)城市大气环境综合观测与污染防控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重庆; 灰霾; 变化趋势; 能见度; 相关性;
D O I
10.19316/j.issn.1002-6002.2014.04.012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分析了近15年重庆市区灰霾的时间变化特征以及主要大气污染物与能见度的相关性。1997—2012年,灰霾天气占41.2%,发生天数没有明显变化,严重程度有所减缓。灰霾在冬季发生的天数最多,持续时间长,且容易发生重度的持续灰霾。夏季灰霾天数最少,程度最轻。PM10、PM2.5、SO2、NO2浓度随灰霾的加重而增加,其中PM2.5浓度增幅最大,O3浓度随灰霾的加重而降低。灰霾对能见度的影响大于降水天气对其的影响。灰霾天气下能见度受PM2.5的影响较大,非灰霾天气下,能见度主要受O3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合肥市霾天气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J].
张浩 ;
石春娥 ;
邱明燕 ;
谢伟 .
环境科学学报, 2010, 30 (04) :714-721
[2]   灰霾天气条件下天津市环境空气中颗粒物污染特征分析 [J].
韩毓 .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9, (04) :32-35
[3]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M2.5 during a typical haze episode in Guangzhou[J]. TAN Jihua1,DUAN Jingchun2,HE Kebin1,MA Yongliang1,DUAN Fengkui1,CHEN Yuan1,FU Jiamo3 1.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2.Chinese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Beijing 100012,China 3.State Key Laboratory of Organic Geochemistry,Guangzhou Institute of Geochemistr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Guangzhou 510640,China.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
[4]   南京地区大气灰霾的数值模拟 [J].
胡荣章 ;
刘红年 ;
张美根 ;
蒋维楣 ;
张予燕 .
环境科学学报, 2009, 29 (04) :808-814
[5]   2008年1月广州大气污染特征及能见度观测研究 [J].
张剑鸣 ;
陶俊 ;
张仁健 ;
许振成 .
环境科学研究, 2008, (06) :161-165
[6]   南京地区霾天气特征分析 [J].
童尧青 ;
银燕 ;
钱凌 ;
安俊琳 .
中国环境科学, 2007, (05) :584-588
[7]   大城市气溶胶对光化辐射通量及臭氧的影响研究(Ⅱ)——数值试验分析 [J].
邓雪娇 ;
铁学熙 ;
吴兑 ;
毕雪岩 ;
谭浩波 ;
李菲 ;
蒋承霖 ;
夏冬 .
广东气象, 2006, (04) :5-11
[8]   大城市气溶胶对光化辐射通量及臭氧的影响研究(Ⅰ)——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观测事实述评 [J].
邓雪娇 ;
吴兑 ;
铁学熙 ;
李菲 ;
谭浩波 ;
毕雪岩 .
广东气象, 2006, (03) :10-17
[9]   关于霾与雾的区别和灰霾天气预警的讨论 [J].
吴兑 .
气象, 2005, (04) :3-7
[10]   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J].
董雪玲 .
资源·产业, 2004, (05) :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