粳稻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研究——Ⅱ.恢复度的配合力及恢复基因的环境效应

被引:3
作者
洪德林
汤玉庚
机构
[1]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粳稻; 细胞质雄性不育性; 恢复度; 配合力; 环境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用10个具有恢复基因的粳稻品种与5个粳稻雄性不育系进行双列杂交,研究恢复度的配合力。结果表明:各恢源间和各不育系间在恢复度的配合力方面存在差异。恢源品种中红壳老鼠牙的一般配合力最好,其次为阿诺塔马若,CP231。不育系中L型桂早生A的一般配合力最好,其次为L型72-7A,BT型六千辛A。特殊配合力好的组合有L72-7A/CP231,L桂早生A/克罗沙,L桂早生A/CP231,BT六千辛A/黄酒谷等。 环境条件对粳稻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表达有一定影响。大致趋势是:(1)在海南冬季不恢的组合,在南京正季可能不恢,也可能表现弱恢至恢复;(2)海南冬季恢的,南京正季也恢;(3)同在南京不同年份间组合的恢复能力基本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农业试验统计[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莫惠栋 编著, 1984
[2]  
植物育种的数量遗传学基础[M].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马育华 编著, 1982
[3]  
植物育种的杂种优势[M]. 农业出版社 , [匈]杨诺西(A·Janossy),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