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相对抗病性指数——小麦抗锈性定量鉴定方法改进之一
被引:23
作者
:
曾士迈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
曾士迈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沛有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万义
机构
:
[1]
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
来源
:
植物病理学报
|
1981年
/ 03期
关键词
:
抗锈性;
定量鉴定;
对照品种;
标准品种;
相对抗病性指数;
小麦;
麦类作物;
方法改进;
D O I
:
10.13926/j.cnki.apps.1981.03.002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在小麦条锈病抗病性的定量鉴定中,供试品种的病指本身以及相对病指(供试品种的病指/感病对照的病指)都不能反映出品种本身的抗病性,因为这些数指都受诱发强度(包括接种菌量和环境条件)影响很大,极不稳定。通过理论推导并根据多年多地试验数据,导出了一个“相对杭病性指数”的数学模型;a=L_n X/1-X-L_n Y/1-Y其中,a为相对抗病性指数,X为感病对照的病指,Y为供试品种的病指。经检验, a值较为稳定可靠,能反映出品种本身的相对抗病性。就这一模型应用的范围和条件作了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4
页数:6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