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发病机制与实验治疗的研究——小肠缺血在休克发病学中的作用

被引:16
作者
唐朝枢
苏静怡
机构
[1] 北京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关键词
小肠缺血; 不可逆; 局部缺血; 腹主动脉; 主动脉腹部; 生理盐水; 休克; 血液循环障碍; 溶酶体酶; 腹腔渗液; 发病学; 疾病学; POB; 夹闭; 动物; 股动脉; SMA;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休克过程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当它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尽管针对病因和发病环节进行了积极治疗,过程仍循恶性循环进行性地加重以至死亡。关于休克的这种不可逆机制目前还不清楚,许多学者注意到休克时缺血的腹腔内脏对休克不可逆发展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我们利用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性休克(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occlusion shock,简称SMAO休克)模型,以H2O2,654-2,POB作实验性治疗,对小肠缺血在休克发病学中的作用进行探讨并分析了654-2抗休克的机理,结果报告如下。
引用
收藏
页码:277 / 281
页数:5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