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10000比例尺DEM提取地形起伏度——以陕北黄土高原的实验为例

被引:69
作者
朱红春
陈楠
刘海英
汤国安
机构
[1]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山东科技大学理学院
[3] 青岛
[4]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江苏省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地形起伏度; DEM; 黄土高原; 提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283 [地图编制];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地形的起伏是反映地形起伏的宏观地形因子,是比较适合区域水土流失评价的地形指标,在区域性研究中,利用DEM数据提取地形起伏度能够快速、直观的反映地形的起伏特征。1∶10000比例尺DEM具有越来越广泛、重要的应用,系统探讨基于其提取地形起伏度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以陕北黄土高原不同地貌区的DEM数据为实验数据,依据地貌发育的基本理论,GIS的窗口递增分析方法结合自然地理单元———小流域划分方法,通过对比分析,确定不同地貌区的地形起伏度。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证明,该方法是一种比较通用、有效的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88+7 +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基于DEM提取黄土丘陵区沟沿线 [J].
朱红春 ;
汤国安 ;
张友顺 ;
易红伟 ;
李明 .
水土保持通报, 2003, (05) :43-45+61
[2]   从数字高程模型中自动提取地表沟谷、水系信息的改进方法 [J].
何隆华 ;
赵锐 ;
甘辉平 .
测绘通报, 1993, (01) :28-30
[3]  
地理信息系统[M]. 科学出版社 , 汤国安, 2000
[4]  
数字高程模型[M].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 , 李志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