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渗透油藏超前注水开发效果分析及对策

被引:13
作者
胡书勇 [1 ]
雒继忠 [2 ]
周志平 [2 ]
马立军 [2 ]
令永刚 [2 ]
机构
[1]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南石油大学
[2] 中油长庆油田公司
关键词
超前注水; 水驱效果; 压力系统; 注水开发; 井网井距; 长63油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57.6 [];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长63油藏属超低渗低压油藏,天然能量较弱。超前注水后全面投入开发,投产初期单井产量低,含水率变化稳定,部分油井压力下降,部分注水井压力上升。研究认为:在目前井网条件下,部分井组井距过大,没有建立起有效的驱替压力系统,要形成有效驱替必须缩小井距;笼统注水使得注采层位不对应,造成油井产液量较低。通过研究,提出下步调整措施,即进一步细分层系,加密井网,缩小注采井间的距离。现场实施后效果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68+138 +13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低渗透超前注水储层油水分布 [J].
高建 ;
王仲林 ;
王家禄 ;
崔英怀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S1) :17-20
[2]   低(特低)渗透油藏极限注采井距确定的新方法探索附视频 [J].
陈家晓 ;
黄全华 .
钻采工艺, 2008, (05) :47-48+167
[3]   超前注水技术中一些参数的确定 [J].
王瑞飞 ;
陈明强 .
钻采工艺, 2008, (04) :65-67+4
[4]   低渗透油藏超前注水合理时机理论研究 [J].
唐建东 ;
刘同敬 ;
姜汉桥 ;
李秀生 .
新疆地质, 2007, (02) :192-195
[5]   新立油田低渗透油藏超前注水技术实践与应用 [J].
马福军 ;
胡景春 ;
庄健 ;
石清龙 ;
吴琼 .
特种油气藏, 2005, (03) :47-49+52
[6]   复杂断块油藏高含水期剩余油挖潜调整技术研究 [J].
胡书勇 ;
张烈辉 ;
张崇军 ;
温冠英 ;
杨丽华 ;
张红梅 .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2005, (03) :29-31+7
[7]   “三低”油田中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研究及综合调整挖潜技术 [J].
胡书勇 ;
张烈辉 ;
清绍学 ;
寥清碧 ;
刘柏林 .
钻采工艺, 2005, (02) :28-3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