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定量分析

被引:32
作者
徐巍
黄民生
机构
[1]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交通运输; 经济; 相关性; GM(1,N)动态协调模型; 弹性系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12.7 [地方交通运输概况];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利用相关系数和灰色综合关联度对福建省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并通过灰色动态协调模型和运输弹性系数分析了"十五"时期和"十一五"时期福建省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适应程度,得出福建省的交通运输虽然在"十五"时期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总体上仍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且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公路运输的发展速度尤其缓慢;这主要是由于对交通运输的投资力度不够,福建省又受其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所造成的,根据以上定量分析的结果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15 / 119+125 +12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中国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因果关系的实证研究 [J].
刘秉镰 ;
赵金涛 .
中国软科学, 2005, (06) :101-106
[2]   论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的关系 [J].
次仁欧珠 .
西藏大学学报(汉文版), 2002, (01) :72-74
[3]   交通运输业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 [J].
刘建强 ;
何景华 .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02, (01) :82-86
[5]  
福建统计年鉴.[M].福建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福建调查总队编;郭华生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6]  
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刘思峰等著;.科学出版社.2004,
[7]  
运输经济分析.[M].赵淑芝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8]  
实用统计分析及其DPS数据处理系统.[M].唐启义;冯明光著;.科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