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andsatTM/ETM+数据提取巢湖悬浮泥沙相对浓度的信息与空间分布变化

被引:7
作者
王心源 [1 ]
李文达 [2 ]
严小华 [3 ]
陆应城 [4 ]
周鑫 [2 ]
李祥 [1 ]
夏林益 [1 ]
唐晓光 [5 ]
梅长青 [2 ]
机构
[1]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2] 安徽省遥感考古工作站
[3] 安徽省巢湖市气象局
[4] 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
[5] 安徽省巢湖市环境监测站
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悬浮泥沙; 泥沙指数; 信息提取; 巢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32 [水质监测];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悬浮泥沙是重要的水质参数之一.应用遥感技术监测悬浮泥沙,学者们提出了众多的悬浮泥沙遥感的经验模型和推导模型.但在缺乏大气参数或没有足够实测数据的情况下,这些模式的精度和准确性得不到保证.针对这种情况,以巢湖为实验区,对三景的巢湖卫星遥感数据进行了如下的数据处理:(1)利用内部平均相对反射率法进行图像的大气校正,得到的相对反射率与真实反射率具有相似的波谱特征;(2)对图像进行了水体提取、二值化、掩膜处理,并通过湖泊泥沙指数SI=(TM2+TM3)/(TM2/TM3)提取了TM数据下的泥沙信息,得到水体含沙量图;(3)按照本文提出的基于遥感图像的不同浓度等级泥沙的划分依据,在泥沙指数图上进行密度分割处理,得到了巢湖泥沙相对浓度分布图.在上述的处理基础上,利用谱间关系法对巢湖水体进行准确提取;结果表明,与实测资料对比,巢湖泥沙相对浓度分布与验证数据一致,实测数据和SI值相关系数为0.89(置信度水平在0.001),表明泥沙指数方法可以直观和定量地反映悬浮泥沙相对浓度的分布与变化;研究结果显示,1987-2000年间,巢湖高浓度悬浮泥沙范围增大了约1.5倍.通过影像差值图清楚地识别出变化区域,主要位于西湖的中心、河口入湖区和东湖的南岸,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由于各入湖河流携带的大量悬浮泥沙进入水体,其次是岸坡崩塌物形成的.
引用
收藏
页码:255 / 26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利用TM影像分析巢湖悬沙分布及其原因 [J].
李文达 ;
王心源 ;
周迎秋 ;
王化可 ;
李祥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6, (02) :179-181
[2]   光学遥感大气校正研究进展 [J].
亓雪勇 ;
田庆久 .
国土资源遥感, 2005, (04) :1-6
[3]   遥感监测中5种相对辐射校正方法研究 [J].
丁丽霞 ;
周斌 ;
王人潮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5, (03) :269-276
[4]   结合Landsat ETM与实测光谱估测太湖叶绿素及悬浮物含量 [J].
马荣华 ;
戴锦芳 .
湖泊科学, 2005, (02) :97-103
[5]   基于反射光谱和模拟MERIS数据的太湖悬浮物遥感定量模型 [J].
吕恒 ;
李新国 ;
江南 .
湖泊科学, 2005, (02) :104-109
[6]   巢湖崩塌岸成因初步研究 [J].
高超 ;
王心源 ;
杨则东 ;
陆应诚 .
水土保持研究, 2005, (02) :49-51+56
[7]   遥感图像大气校正方法综述 [J].
郑伟 ;
曾志远 .
遥感信息, 2004, (04) :66-70
[8]   基于RS的龙羊峡库区悬浮泥沙分布研究 [J].
黄华兵 ;
马海州 ;
沙占江 ;
曹广超 ;
欧立业 ;
杨海镇 .
盐湖研究, 2004, (04) :34-37+57
[9]  
巢湖水体悬浮物含量与光谱反射率的关系[J]. 李素菊,王学军.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3(06)
[10]  
巢湖水体悬浮物含量与光谱反射率的关系[J]. 李素菊,王学军.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3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