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3 条
河北省冬小麦生长和产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16
作者:
代立芹
[1
]
李春强
[1
]
魏瑞江
[1
]
姚树然
[1
]
郭淑静
[2
]
机构:
[1] 河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河北省气象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2] 廊坊市气象局
来源: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冬小麦;
生育期;
日照时数;
降水量;
气温;
河北;
D O I:
10.13866/j.azr.2011.02.007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河北省1981-2007年冬小麦产量资料和冬麦区23个农业气象站点冬小麦全生育期观测资料、逐日气象资料,采用最小二乘法、相关分析、通径分析等方法,分析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冬小麦冬前各生育期、北部麦区起身期、中南部抽穗-开花期平均气温下降,其他发育期平均气温升高;各发育期平均日照时数减少;降水总量冬前增加,冬后减少。冬小麦冬前生育期延后,冬后生育期提前;播种-分蘖期和抽穗-成熟期延长,其他发育期缩短,实际生长天数变化不大。不同生育期内气象要素对冬小麦发育进程和产量影响不同:气温是影响发育进程的主要气象因子,各发育期内均有较大影响;降水对返青后发育进程影响较大;日照主要影响灌浆成熟期。北部麦区气象产量主要受冬前分蘖期、越冬期、起身-拔节期的气温,开花-成熟期的气温和日照,拔节-抽穗期的降水量影响;中南部麦区气象产量主要受全生育期降水量(以返青-抽穗期最为突出)、开花-成熟期的气温和日照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294 / 300
页数:7
相关论文